当前位置: 首页 户外

波兰禁演柴可夫斯基和契诃夫作品(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j简介)

时间:2024-04-2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户外 文档下载

1893年11月6日,也就是这部交响曲公演一个星期之后,年仅53岁的柴可夫斯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可能每一个艺术家都是孤独的,所以柴可夫斯基在后期也被检查出来了精神疾病。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64年7月至8月,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大雷雨》创作序曲。12月29日,音乐学院结业式上演出柴可夫斯基的清唱剧《欢乐颂》。12月31日,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获银质奖章。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j简介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六交响曲》(《悲怆》),这部充满着对社会黑暗不满和悲愤,以及对自身命运凄叹的,同时也充满了柴可夫斯基对死亡的预感。1893年11月6日,也就是这部交响曲公演一个星期之后,年仅53岁的柴可夫斯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柴可夫斯基是一位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更是一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我们去仔细的聆听,慢慢的品味和深入的学习。

波兰禁演柴可夫斯基和契诃夫作品,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季》,《意大利随想曲》等。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哪怕是从来都没有听过交响乐的人,应该也听说过《天鹅湖》,和《胡桃夹子》。就算是对芭蕾舞一窍不通的人,应该都知道《天鹅湖》这一芭蕾舞剧。柴可夫斯基从小就学习钢琴,在他1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于是他便写了一首圆舞曲,用来纪念自己的母亲。

这也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他失去了母亲,所以他便展现出了自己超长的音乐才华。虽然母亲非常支持他学习音乐,但是父亲却完全不支持,而是让他去学习法律。后来柴可夫斯基根据父亲的意思加入了司法部,但是由于自己的爱好,他又成为了所在司法部的合唱团的一员。但是他依旧没有办法放弃自己心目中的的音乐梦想,在他22岁的时候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决定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修。

他在因为学院的老师后来也成了他的好朋友,并且还推荐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当教授。柴可夫斯基大部分的作品都非常的有自己的色彩,因为他的人格是非常的鲜明的,所以也能够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柴可夫斯基从小就不是一个开朗的人,因为不愿意去指挥自己作曲的曲子,所以他也经常想办法推拒。可能每一个艺术家都是孤独的,所以柴可夫斯基在后期也被检查出来了精神疾病。

但是他依旧没有中断自己的创作,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他做完了七部交响曲,里面的四部,也做完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意大利随想曲》和《1821序曲》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后来他又指挥了他的曲目《女妖》,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非常自如的去指挥了,后来他也成功的完成了自己非常著名的一段芭蕾舞剧《睡美人》。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呢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那么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呢? 1、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第四交响曲》、e小调《第五交响曲》、b小调《第六交响曲》等。 2、 。作为世界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柴可夫斯基一生当中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在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上也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的。 3、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方向偏向于浪漫乐派,他的曲子作品往往情感十分的饱满,旋律也十分优美。在柴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道路上,他这一阶段的作品风格偏向积极地欢乐曲风,能够感受到作品当中对于光明和信心的追求。而后期的作品风格则转向深刻悲剧性的表现。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

柴可夫斯基作品有哪些

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包括芭蕾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等。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创作处于重要位置。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成就,同时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把高度的专业技巧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戏剧性冲突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

1864年,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斯科初次演出。1876年,与梅克夫人开始通信。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1879年,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首演。

柴可夫斯基学习经历

1861年7月至9月,出国旅行,途经柏林、汉堡、安特卫普、布鲁塞尔、伦敦与巴黎,担任工程师皮萨列夫的秘书和译员。秋季,开始在俄罗斯音乐协会所设音乐班上随查列姆巴学习音乐理论。

1864年7月至8月,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大雷雨》创作序曲。1865年10月30日,所作《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演出。12月29日,音乐学院结业式上演出柴可夫斯基的清唱剧《欢乐颂》。12月31日,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获银质奖章。

柴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

交响曲 《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浮想(Winter Daydreams)》(Op. 13, 1866) 《c小调第二交响曲-乌克兰》(Op. 17, 1872,于1879-90年修订,又称《小俄罗斯》(Little Russian)) 《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Op. 29, 1875) 《f小调第四交响曲》(Op. 36, 1877-78) 《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 Symphony, Op. 58, 1885) 《e小调第五交响曲》(Op. 64, 1888)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Pathetique)》(Op. 74, 1893)——这部交响曲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芭蕾舞剧 《天鹅湖》(Swan Lake,Op. 20, 1875-76) 《睡美人》(The Sleepy Beauty, Op. 66, 1888-89) 《胡桃夹子》(Nutcracker, Op. 71. 1891-92) 歌剧 司令官(Voyevoda, Op. 3, 1867-68) 婀婷(Undine, 1869, 已毁) 禁卫兵(Oprichnik, 1870-72) 铁匠瓦古拉(Vakula the Smith, Op. 14, 1874) 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 Op. 24. 1877-78) 奥尔良少女(The Maid of Orleans, 1878-79, 于1882年修订) 马采巴(Marzappa, 1881-83) 瑟西女巫(The Sorceress, 1885-87) 黑桃皇后(Pique Dame, Queen of Spades, Op. 68, 1890) 意奥兰塔(Yolanta, Op. 69, 1891) 协奏曲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 23, 1874-7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35, 1878)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 44, 1879-90, 1893年Ziloti加以修订)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他人编纂) 交响序曲 《暴风雨交响序曲》(The Storm, Op. 76, 1864)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Fantasia Overture on Romeo and Juliet, 1869, 于1870和1880年两次修订) 《1812序曲》(1812 Overture, Op. 49, 1880)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Fantasia Overture on Hamlet, Op, 67a, 1888) 器乐作品 《忧伤小夜曲》(小提琴, Serenade Melancolique, Op. 26, 1875) 《洛克克变奏曲》(大提琴,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 33, 1876) 《奇想小品》(大提琴, Pezze Capriccioso, Op.62, 1887) 管弦乐组曲 《D大调第一管弦乐组曲》(Op. 43, 1878-79) 《C大调第二管弦乐组曲》(Op. 53, 1883) 《G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Op. 55, 1884) 《第四组曲〈莫扎特风格〉》(Mozartiana, Op. 61, 1887 ) 《睡美人组曲》(Sleepy Beauty, Op. 66a) 《胡桃夹子组曲》(Nutcracker, Op, 71a, 1892) 其他交响乐作品 《命运交响诗》(Fate, Op. 77, 1868) 《暴风雨交响幻想曲》(The Tempest, Op. 18, 1873) 《斯拉夫进行曲》(Slavonic March, Op. 31, 1876) 《雷米尼的法兰契斯卡交响幻想曲》(Francesca da Rimini, Op.32, 1876) 《诙谐圆舞曲》(Valse Scherzo, Op. 34, 1877) 《弦乐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s, Op. 48, 1880) 《意大利随想曲》(Italian Caprice, Op. 45, 1880) 《音乐会幻想曲》(Concert Fantasy, Op. 56, 1884) 《〈司令官〉交响叙事曲》(Voyevoda, Op. 78, 1891) 室内乐作品 《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号》(Op. 11, 1871, 其中包括著名的《如歌的行板》) 《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号》(Op. 22, 1874) 《降e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 30, 1876) 《a小调钢琴三重奏——为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而作》(Op. 50, 1881-82) 《佛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六重奏》(Souvenir de Florence, Op. 70, 1887-90, 于1891-92年间修订)

柴可夫斯基作品(柴可夫斯基作品集)

柴可夫斯基还有哪些著名的作品?柴可夫斯基成功地创作了大型歌剧《叶甫盖尼?澳涅金》,钢琴套曲《四季》、《斯拉夫进行曲》等,也都是名噪国际乐坛的艺术珍品。有革命倾向的歌剧《禁卫军》,表现了他对当时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和愤慨。还创作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又名《如歌的行板》,如泣如诉的旋律,深刻而又形象地抒发了沙皇统治下俄罗斯人民抑郁和痛苦的感情。还有《第五交响曲》,舞剧《胡挑夹子》,歌剧《叶甫盖尼?澳涅金》,交响乐《悲怆》,管弦乐《1812年序曲》等音乐。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哪些?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的曲子织体饱满,旋律优美,情感更富。交响曲《g小调第一交响曲》《c小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f小调第四交响曲》《e小调第五交响曲》《b小调第六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曼弗雷德交响曲》《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管弦乐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12序曲》《弦乐小夜曲》《意大利随想曲》《哈姆雷特幻想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有哪些著名作品?作家生平作品目录:《小提琴协奏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四季》、《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舞剧《天鹅湖》、《忧郁小夜曲》等。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柴氏应其友LeopoldAuer而写的。此老兄当时拒绝演奏。这个曲子就这样束之高阁,直到另一位小提琴新秀AdolfBrodsky同意姑且一试时才得以公开於世。1881年12月04日全曲由Brodsky在李希特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中首次演奏此曲。不料恶评旋踵而至;当时维也纳评论界泰斗EduardHanslick曾说:「听众可以看到小提琴已非在演奏,它在猛拉後支离破碎,反弹而将演奏者打得鼻青脸肿。」柴氏至此再度陷入低潮,然而Brodsky不为所屈、继续在莫斯科和伦敦演奏此曲。他的坚忍不但赢得柴氏的感激,也使这首杰作得以获得世人的接纳。不过Auer也赢得柴氏的谅解,在独奏部分略作修正,而成为今天的标准版本。第五交响曲作于1888年。在本交响曲创作之前,柴科夫斯基曾长期移居西欧,所以此间他的作品也就显示出“西欧派”的色彩。此交响曲是他回到俄国定居后创作的,曲中融入了他对莫扎特音乐的思慕,全曲采用由贯穿始终的“命运”主题所构成的循环形式,这些对柴科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尝试。柴科夫斯基在原作的札记中指出:“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1888年,柴科夫斯基在给他的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中指出:“我虽然还不很老,但已经开始感到年龄的威胁,身体极容易疲倦,精神不比往常。无论弹钢琴,还是夜里读书,都感到非常吃力。”可见这一作品是他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时候完成的,曲中所体现出来的“与命运斗争”的主题,或许与此有关。第六交响乐“悲怆”B小调,,作于1893年。这部作品题献给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它的标题是《悲怆》,悲怆的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弟弟的建议。柴可夫斯基曾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第七交响乐-降E大调交响乐。众所周知柴可夫斯基写了6部交响乐,其中后三部更是柴氏的代表作,到现在还是音乐会经常演出的曲目。那又何来一部“第七”交响乐呢?其实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一八一二年序曲完成于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及乐曲末段的钟、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序曲《一八一二年》的历史内容是:法国拿破仑于一八一二年调动了上万大军侵入俄国境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逼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放弃莫斯科,三十万居民百分之九十撤出莫斯科。农民们纷纷加入游击队,烧掉了粮食,使拿破仑的侵略军在冰天雪地里饿着肚子作战。拿破仑的军队由于经不起俄军的反攻和游击队的袭击,结果惨遭失败,拿破仑绕道德境才逃回法国。俄国人民以骄傲的心情读着库图佐夫的对军队的文告:“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主义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的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1875柴可夫斯基受彼得堡《小说家》杂志发行人之托,每月按俄罗斯的著名诗人的题诗写一首与之相适应的钢琴曲。于是他嘱咐男仆,每月到时候提醒他写作,写完一首交稿一首。唯有六月和十一月引不起他的创作灵感,只好用《船歌》作为六月,《雪橇》作为十一月,从而写全了十二个月的十二首钢琴曲。1882年以套曲形式,题名《四季》正式出版。《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子与三拍子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意大利随想曲完成于1880年夏,初演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879年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柴科夫斯基曾旅居意大利罗马,其间广泛收集了意大利的民间音乐素材。1880年二月十七日,柴科夫斯基在给他的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中说:“在过去的数天中,我已写好了《意大利随想曲》的草稿,这是根据意大利民间的若干流行曲调而写成的。我想这一作品是成功的;它所以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要归功于这些从无意中得来的动人曲调--有些是我从民歌集里收集来的,有些是我在马路上亲耳听到的。”由此可见,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之所以雅俗共赏,流传广泛,与他不断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有着密切关系。《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作于1869年,1870和1880年分别进行修订。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之一。题材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分别是蒙泰欧和凯普莱特两大贵族家族的青年男女,虽有劳伦斯神父相助,但终因两个家族的世仇,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柴科夫斯基采用着重刻划悲剧的中心人物的手法,使乐曲成功地体现了戏剧的主题思想。在音乐史中,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是非常多的,柴科夫斯基的这部幻想序曲便是其中非常成功的一部。舞剧《胡桃夹子》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作者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彼得堡首演。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精品之一。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