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还兼任学校督察一职,直至1879年3月香港政府另行设立教育部门管理香港学校为止。有别于现时绝大部份学生来自本地,当时中央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不同各地,主要研究中国经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攻占香港。皇仁书院于1941年底被逼停办。1950年9月22日,位于铜锣湾邻近维多利亚公园的现址的校舍,由当时港督葛量洪揭幕,并于同日正式启用,沿用至今。2012年为皇仁书院建校150周年庆。
香港中学有哪几间国际学校?他们全部采用英文教学吗?通常开设哪些课程?
香港的国际学校大约有:Norweg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挪威国际学校
地址:新界大埔广福道
网址:
Yew Chung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ng Kong
耀中国际学校(中学)
地址:九龙琵琶山郝德杰道六号A座地下至1楼及B座地下至3楼
网址:
汉基国际学校
地址:1 Hau Yuen Path, Braemar Hill, Hong Kong 2510-7288
网址:www.cis.edu.hk/
英基学校协会
网址:www.esf.edu.hk/index.aspx?nodeid=2&langno=2
英皇佐治五世学校
网址:www.kgv.edu.hk/
除了日、韩、德、法等学校外,大多以英语授课。课程以该国的编制为主,主要是第一、二语言、文学、数学、综合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
香港北区band1中学排名
香港北区band1中学排名介绍如下:
1 皇仁书院
2 拔萃男书院
3 拔萃女书院
4 喇沙书院
5 英皇书院
6 华仁书院(九龙)
7 玛利诺书院
8 香港华仁书院
9 圣保罗男女中学
10 培正中学
皇仁书院
皇仁书院(Queen's College)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也是中国香港著名的男子中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中文校训是“勤有功”,而拉丁文校训则是"Labor Omnia Vincit"。
书院历史
皇仁书院前身是创立于1862年的中央书院(The Central School),孙中山曾于此上课。校舍坐落于中环歌赋街,史钊域博士担任首任校长。当时他还兼任学校督察一职,直至1879年3月香港政府另行设立教育部门管理香港学校为止。有别于现时绝大部份学生来自本地,当时中央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不同各地,主要研究中国经典。
1884年4月26日,当时港督宝云主持了中央书院新校舍的奠基仪式,孙中山先生也有出席。到了1889年,位于中环鸭巴甸街及荷李活道交界的新校舍启用,校名更改为维多利亚书院(Victoria College)。新校舍是当时香港最大的校舍。
1894年,校名再更改为皇仁书院,一直沿用至今。当时该校主要教授算术、文法及常识等科目,为19世纪末的香港所罕见。由1920年代起,该校开始展现其优秀的学术及体育成就,广为公众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攻占香港。皇仁书院于1941年底被逼停办。校舍初时成为日军总部,其后完全毁于战火,仅留下两支大炮和中央书院第二任校长胡礼的雕像上半身。
战事完结后,皇仁书院在1947年起曾于坚尼地道的临时校舍重开。1950年9月22日,位于铜锣湾邻近维多利亚公园的现址的校舍,由当时港督葛量洪揭幕,并于同日正式启用,沿用至今。
2012年为皇仁书院建校150周年庆。